驰而不息的传承者:书法家张大胜的艺术人生
——记者:张人方
书法家张大胜,笔名张露誉,号暑一弗,又号原本主人,祖籍山东,74年5月出生于豫北一书香门第。
幼承庭训,于书法、文学、篆刻、周易等传统国学皆有涉猎。在这诸多的艺术门类中,张大胜对书法却情有独钟,高中时有幸师承浙江籍著名书画家、根雕盆景艺术家方志恩先生,获益良多。 后又请教于中书协主席、著名书法家张海先生,真可谓受益匪浅,是故,张大胜书法才得以拨云见日,有了长足的进步和耳目一新的感觉。
在老师的谆谆教导下,许多书学疑难才顿开茅塞。楷书致力于北魏名品《张玄墓志》和被称为千世楷法之祖的王羲之的小楷《乐毅论》以及颜真卿的《郭虚己墓志》《多宝塔》等,行书宗法《兰亭》和《圣教》二帖, 草书则研习王羲之的《十七帖》和孙过庭《书谱》,隶书则师承《史晨碑》等。
学习书法数十年来,虽“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仍日必握管临池,无暇寒暑,乐此不彼,笔耕不止,故才曾有作品在“兰亭杯邀请展”、“金鹅奖全国书画大展”、“二王杯”、“雷锋之歌”、“中华杯”、“神舟杯”、“红军杯”、“唐诗宋词赴日展”、“用典书法大赛”等全国及国际比赛中获奖、入典集及被收藏达118次之多,被中国文联评为一级作品。
鉴于张大胜书法的影响力,2024年初,张大胜书法作品润格就已达到了每平方尺5000余元。曾和杨晓阳等美术名家一起被聘为第二届河南省青少年书法美术进京展评委。
文学艺术相得益彰、又是相辅相成的,经长时间不懈的努力,张大胜文学作品诗歌《又是一个午夜》在全国青少年诗歌大赛中入围获奖。散文《大奖、并不浪漫》 和散文《进取,在境中更显得潇洒》也在全国比赛中获不同级别奖。另有新闻报道数百篇发表于各大国家级媒体,并被邀作为中青年作家赴京参文学作品研讨会。 曾有资格被聘为世界教科文卫组织专家团成员、中国国家书画院副院长、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中国玄学院玄学师、河南安阳(滑县)易经研究会理事长兼执行会长。
现为中央电视台书画名家栏目副总监(智慧中国)。 张大胜书法经鉴定曾入选2010感动中国文化人物及中国艺术人物、2011年文化传奇人物、中国书协会员等。其学习书法的事迹曾被多家电台、电视台、报社等媒体进行过专题报道多次。由于学生在全国书法大赛中成绩表现十分突出,被评为优秀指导教师3次。这不仅是对他的学生学习书法的肯定,也是对著名书法家张大胜先生在书画方面的成就的认可。 “学书法不要单纯的用手去写,要用‘心’去写字,学古碑,要师笔,不要师刀”一语道出了他自己学书法的心得体会,在此基础上,他的书法艺术逐渐形成了自己的雄强悍劲、方圆兼备,刚柔相济,峻严朴茂、格调高雅,仪态万千的书风。
“毛笔书法和硬笔书法同时进行交叉学习, 可以起到相得益彰的作用,进步是最快的,效果也是最好的”,这又是他的一个学习书法的经验总结。 “艺无止境”这句话我也是深谙其理的, “书法也将是我的终身事业,我将在这条道路上孜孜追求,永不停歇”,这便是一个书法家、画家、记者、易经研究会会长张大胜对书法艺术的执着的追求。